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行业动态 > 公司动态 >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2017-09-14

车、铣、刨、磨、镗、钻、电火花、剪板、折弯、激光切割等都是机械加工方法,所谓机械加工,就是把金属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包含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两个方面。能完成以上功能的设备都称为机床,数控机床就是在普通机床上发展过来的,数控的意思就是数字控制。数控系统是由显示器、控制器伺服、伺服电机、和各种开关、传感器构成。当然,普通机床发展到数控机床不只是加装数控系统这么简单,例如:从铣床发展到加工中心,机床结构发生变化,   主要的是加了刀库,大幅度提高了精度。加工中心   主要的功能是铣、镗、钻的功能。我们一般所说的数控设备,主要是指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高速度与超精度化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高速度、超精度加工技术可   地提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   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特别是在速切削、超加工技术的实施中,对机床各坐标轴位移速度和定位精度提出了   高的要求;另外,这两项技术指标又是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要求位移速度越高,定位精度就越难提高。目前,在速加工中,车削和铣削的切削速度已达到5000~8000m/min以上;主轴转数在30000转/分(有的高达10万转/分)以上;工作台的移动速度(进给速度):在分辨率为l微米时,在100m/min(有的到200m/min)以上,在分辨率为0.1um时,在24m/min以上;自动换刀速度在1秒以内;小线段插补进给速度达到12m/min。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um提高到5um,级加工中心则从3~5um,提高到1~1.5um,并且超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01um)。高性随着数控机床网络化应用的发展,数控机床的高性已经成为数控系统制造商和数控机床制造商追求的目标。对于每天工作两班的无人工厂而言,如果要求在l6小时内连续正常工作,无故障率在P(t)>99%以上,则数控机床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就   大于3000小时。我们只对一台数控机床而言,如主机与数控系统的失效率之比为l0:1(数控的比主机高一个数量级)。此时数控系统的MTBF就要大于33333.3小时,而其中的数控装置、主轴及驱动等的MTBF就   大于l0万小时。当前   数控装置的MTBF值已达6000小时以上,驱动装置达30000小时以上,但是,可以看到距理想的目标还有差距。多功能化在零件加工过程中有大量的无用时间消耗在工件搬运、上下料、安装调整、换刀和主轴的升、降速上,为了尽可能降低这些无用时间,人们希望将不同的加工功能整合在同一台机床上,因此数控机床实现了一机多能,提高设备利用率。另外前台加工、后台编辑的前后台功能,充分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机床利用率。数控机床还具有   高的通讯功能,现代数控机床除具有通信口,DNC功能外,还具有网络功能。多轴化随着5轴联动数控系统和编程软件的普及,5轴联动控制的加工中心和数控铣床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由于在加工自由曲面时,5轴联动控制对球头铣刀的数控编程比较简单,并且能使球头铣刀在铣削3维曲面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合理的切速,从而显着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而在3轴联动控制的机床无法避免切速接近于零的球头铣刀端部参与切削,因此,5轴联动机床以其无可替代的性能优势已经成为各大机床厂家积极和竞争的焦点。网络化数控机床的网络化,主要指机床通过所配装的数控系统与外部的其它控制系统或**计算机进行网络连接和网络控制。数控机床一般   先面向生产现场和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然后再经由因特网通向企业外部,这就是所谓Internet/Intranet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近业界又提出了数字制造的概念。数字制造,是机械制造企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是   机床制造商当今标准配置的供货方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大量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内用户在   数控机床时要求具有远程通讯服务等功能。机械制造企业在普遍采用CAD/CAM的基础上,越加广泛地使用数控加工设备。数控应用软件日趋丰富和具有“人性化”。虚拟设计、虚拟制造等   技术也越来越多地为工程技术人员所追求。通过软件智能替代复杂的硬件,正在成为当代机床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数字制造的目标下,通过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改造,ERP等一批企业管理软件已经脱颖而出,为企业创造出   高的经济效益。柔性化、智能化数控机床向柔性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是:从点(数控单机、加工中心和数控复合加工机床)、线(FMC、FMS、FTL、FML)向面(工段车间独立制造岛、FA)、体(CIMS、分布式网络集成制造系统)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向注重应用性和经济性方向发展。柔性自动化技术是制造业适应动态市场需求及产品   新的主要手段,是各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制造的基础技术。其   是以提高系统的性、实用化为前提,以易于联网和集成为目标;注重加强单元技术的开拓、完善;CNC单机向、高速度和高柔性方向发展;数控机床及其构成柔性制造系统能方便地与CAD、CAM、CAPP、MTS联结,向信息集成方向发展;网络系统向开放、集成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是21世纪制造技术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智能加工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数字化网络技术和理论的加工,它是要在加工过程中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以解决加工过程许多不确定性的、要由人工干预才能解决的问题。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智能化,如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世界上正在进行研究的智能化切削加工系统很多,其中日本智能化数控装置研究会针对钻削的智能加工方案具有代表性。绿色化21世纪的金切机床   把环保和节能放在重要位置,即要实现切削加工工艺的绿色化。目前这一绿色加工工艺主要集中在不使用切削液上,这主要是因为切削液既污染环境和危害工人健康,又增加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干切削一般是在大气氛围中进行,但也包括在气体氛围中(氮气中、冷风中或采用干式静电冷却技术)不使用切削液进行的切削。不过,对于某些加工方式和工件组合,   不使用切削液的干切削目前尚难与实际应用,故又出现了使用极微量润滑(MQL)的准干切削。对于面向多种加工方法/工件组合的加工中心之类的机床来说,主要是采用准干切削,通常是让极微量的切削油与压缩空气的混合物经由机床主轴与工具内的中空通道喷向切削区。在各类金切机床中,采用干切削   多的是滚齿机。体系开放化向未来技术开放:由于软硬件接口都遵循公认的标准协议,只需少量的重新设计和调整,新一代的通用软硬件资源就可能被现有系统所采纳、吸收和兼容,这就意味着系统的费用将**降低而系统性能与性将不断并处于长生命周期;向用户要求开放:   新产品、扩充功能、提供硬软件产品的各种组合以满足应用要求;数控标准的建立:   上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种新的CNC系统标准ISO14649(STEP-NC)以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能够描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统一数据模型,从而实现整个制造过程乃至各个工业产品信息的标准化。标准化的编程语言,既方便用户使用,又降低了和操作效率直接有关的劳动消耗。极端化(大型化和微型化)、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能源等基础产业装备的大型化需要大型且性能良好的数控机床的支撑。而超加工技术和微纳米技术是21世纪的战略技术,需发展能适应微小型尺寸和微纳米加工精度的新型制造工艺和装备,所以微型机床包括微切削加工(车、铣、磨)机床、微电加工机床、微激光加工机床和微型压力机等的需求量正在逐渐增大。总之,数控(NC)机床技术已成为制造技术的发展基础。数控机床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使制造业向着   、   以及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制造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NC机床将朝着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今后,随着计算技术、测试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和机械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和科技的进步,也必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可以预见,随着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和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制造业将迎来一次足以撼动传统制造业模式的深刻革命。